百人计划解读

1994年1月,经过前期的充分调研和讨论,中国科学院正式公布《中国科学院关于实施“百人计划”的意见》。当时的目标是:2000年前按学科领域的需要从国内外公开招聘100名左右高素质、高水平的优秀青年人才,加大投资强度,期望把他们培养成为跨世纪的高层次学术带头人。该计划一经推出,便引起海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。经同行推荐、媒体宣传,64名青年人才提出申请,其中海外人才近1/3。最终参加答辩46人,经评审遴选14人入选。

百人计划实施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中科院的人才队伍结问题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中科院,研究员平均年龄55周岁,人才断层明显,代际转移迫在眉睫。人才困境就是发展瓶颈,中科院审时度势从院里基建费、仪器设备购置费、院长基金以及留学基金中统筹规划,每年拿出1500~2000万引进10名左右青年学者。今天,首批入选百人计划学者大多成为院士、杰青、长江等本学科领域领军人才。地球物理学家朱日祥院士曾回忆说:院里提供200万人民币帮助他建造一间“想做什么实验就能做什么实验”的实验室,凭借这样的实验室,他在国内开辟了地质时期地磁场古强度研究新领域。回看图中首批入选者的数据,百人计划与青千入选者的年龄分布非常相似,可以说中科院百人计划已经为青千的成功奠定了实践基础

1994年至2008年前后,在国家、地方以及高校人才计划相对较少的时期,中国科学院通过百人计划引进了大量学术骨干。据统计,在2014年百人计划实施二十周年的历史节点上,该计划共引进培养2200多名科技人才,产生了28位两院院士、524人入选杰青。这样的成绩可谓惊人,也说明了中科院在特定时期率先行动占尽了人才引进的先机。20年辉煌成就,20年风雨历程。如今的中科院百人计划却逐渐淹没在诸多人才计划之中,“百人计划”这个概念也从中科院专属名词变成了通用词。

早在2008年,国家在认真汲取中科院百人计划的成功经验,正式启动**计划,随后2011年启动了关注度更高的**计划青年项目。在国家层面启动**计划之后的一两年,各地方亦纷纷效仿制定省级人才引进政策,近年来各高校人才计划更是层出不穷,以“百人计划”命名的不在少数。

从图中部分省市、高校的百人计划来看,尽管名称相近,但内涵相差较大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概念混淆,包括学者类人才计划(点击查看),申请教职的朋友大多很难搞清楚。撇开这个问题先不谈,中科院百人计划面临的更大问题是国家层面的人才计划(尤其是青千)和地方人才计划的合围局面,先发优势快速丧失。2015年中科院结合国家人才引进基本形势和本院发展战略,制定发布了《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“百人计划”管理办法》,即新百人计划。设置三类岗位:

一、学术帅才(A类)

A类岗位主要围绕国家重大专项和先导专项设置,包括研究所学术所长(副所长)、“四类机构”相当的学术负责人岗位、国家级实验室或中心主任岗位,及院重要学科方向的带头人岗位。人才专项经费700万元(含组建团队经费300万元),基建经费100万元。

二、技术英才(B类)

B类岗位主要围绕用人单位的重大突破方向与目标,结合关键工程技术工作需求设置,与现有科研团队紧密结合。人才专项经费100-200万元,基建经费60万元。

三、青年才俊(C类)

C类岗位由用人单位根据科技规划和重点领域的发展需要,在院核定的指标范围内自主设置招聘岗位。到位工作2年内,院给予C类候选人人才专项经费80万元;用人单位提供给C类候选人科研启动经费不少于50万元。 通过院择优支持评审后,院给予C类入选者人才专项经费200万元,基建经费60万元。

三类岗位中A、B类由中科院统一评审,A类定位较高,B类主要面向工程技术类,C类各所自主选择,两年后院内择优支持。从战略布局上避开了与青千计划的重叠冲突,形成了较好的互补效果。但是,在高校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背景下,新百人计划恐怕很难打开新的局面。作为中国最早实施的有规模人才计划,百人计划为探索中国学术人才支持培养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在新时代始终坚持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设置岗位,尤其是对工程技术类人才的重视和支持,还是非常值得学习的。

关注我们
扫描二维码
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,及时获取更多信息

QR Code 手机访问 微信分享